首页 | 公司新闻 | 合作加盟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
咨询电话: 15524880576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清洁生产-坚持走循环经济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18-11-22 15:05:55 | 浏览次数:

坚持走循环经济转型之路

 

季昆森

2018年9月8日

 

习总书记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亲自担任生态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组长。有的同志请教他为什么亲自担任这两个组长? 2006年8月2日考察南太湖开发治理工作时,习总书记说,“因为这些工作都是要为子孙后代负历史责任的。”

2016年8月22日,习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

2018年7月16日,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欧盟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循环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建立循环经济高级别对话。中欧同意将向循环经济转型作为合作重点

这个合作重点确定得好,完全符合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系发展全局,做好了必将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

1998年3月15-31日,上海市计委率团赴德国考察环境保护,首次引进循环经济理念。1998年5月13-15日,我应邀出席国家计委、科技部联合召开的第一次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工作会议,上海市的材料中有一句话:“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有两大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我感到这句话非常新颖、非常重要。1998年7月15日,我在省计委主持召开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专家论证会上提出,安徽要注重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省计委把我的讲话录音整理印发〔1998〕807号文件。今年,是安徽研究、宣传、推动循环经济20周年,从未间断。

2003年9月,我们成立安徽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经安徽省委研究同意,省民政厅正式登记。2006年6月26日,召开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2009年11月,成立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

2006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该报记者刘毅的文章《安徽有个“季循环”》。

2007年6月26日,我向马凯同志汇报循环经济工作时,他说:“你为全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我们研究推动循环经济的历程,就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转型的过程。本文保护生态环境出发、着力解决亟需的实际问题、循环经济要本土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政治站位、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工作”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

习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1988—1998年,我在安徽省池州地区(现池州市)工作。1988年10月31日,在池州地委、行署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水利兴修工作会议上我提出,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之后,就把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作为池州地区的两大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1989年3月,安徽省委在石台县召开山区会议提出,“五八绿化规划”(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当时池州地区的经济非常困难,全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占全省2.5%的人口,提前一年消灭占全省16%的宜林荒山任务,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28.7%提高到1997年的54.4%。

为了保护和永续利用山、水、田资源,1990年我在东至县调研时提出,要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地用地,变为靠山养山、养山吃山;靠水养水、养水吃水;靠地养地、养地用地

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我到该县调研时提出,在山区要探索一条不砍树少砍树也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1995年7月,我提出把池州全地区建成大环保产业开发区,得到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支持。

1996年4月,宋健同志来池州考察,随行的国家环保局解振华局长听汇报后说,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局在全国建100个县级生态示范区,池州生态条件好,积极性高,可以把整个地区申报为国家生态示范区。1996年11月份我们到国家环保局向解振华局长汇报,为了便于对外宣传,对内统一思想,便于实施,请求在“国家生态示范区”上加“经济”二字,解局长说,这超出了国家环保局的权限,我们恳请将池州做个特例,解局长答应在年底前破例将池州地区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池州全地区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当时,我提出,“以青山清水为本,走生态经济之路”,“以青山清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路”。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开幕当天,《文汇报》刊发《以青山清水为本  走绿色现代化路》一文,报道池州地区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1997年10月,奥地利外商到池州地区考察,要建造一个年产10万吨的木浆厂,而制一吨木浆需要五立方米木材,有些同志讲池州经济很困难,能引进这样一个大项目很不容易。我提出建木浆厂是能给池州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办木浆厂一年要砍50万立方米的木材,尽管池州生态环境好,但经不起大量砍伐木材,必然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同时还会造成水污染,所以我拒绝办这个木浆厂。有的同志说,污水沿长江流到下游,我讲那也不行。后听说,参加谈判的一个外国人,当天下午就给奥地利中央银行发电报说,这个地方的领导对生态环保是真干!

如何在一个地区整体建设好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没找到先例,感到困难不少。所以一看到“循环经济”这个新理念眼睛一亮,尽管当时对什么是循环经济还不大明白,但凭直觉感到很有用。但怎么用还不明白。比如,在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时,农业上比较好搞,而在工业上感到很难下手。

尽管,最初介绍循环经济有“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后来北京一些专家提出,把“再循环”改为“资源化”。当时还引进了一些名言,如“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循环经济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象”,将资源“吃干榨尽”,  瑞士产品生命研究所瓦尔特·斯塔尔说,“循环经济是将从摇篮到坟墓,变为从摇篮到摇篮”。这些理念都很好,但是具体如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还很难。

为此,我请教了一些专家,在工业领域如何推行循环经济,也没谈出具体的实施意见。经过反复思考,一是感到我长期从事的生态环保、生态经济工作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二是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我到省内外各地调查,突出研究如何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来发展工业。2003年6月,我请教了一位在德国学习一年循环经济的同志,安徽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他回答说,从处理垃圾入手。我说,垃圾是要处理,但在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第一要务还是要发展经济,否则老百姓不答应。

1998年11月13日,我在池州地区重新组建10周年大会上说,池州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讲发展要三句话同时讲,(1)发展是硬道理。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靠发展。对池州来讲,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要靠加快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大道理,要有全局的长远的观点,而不能只顾我这一代或这一届的利益,有意无意的伤害后代的利益。(3)协调发展是成功的道理。只有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才是成功的。

2000年2月,我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到池州调研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情况。在农村调研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不少乡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谈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这些新概念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池州大地。在8天时间里,我集中观察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研究透了,用好了,就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资本,进行生态环境资本运营。2001年4月,我到淮北市调研采煤塌陷区修复治理情况。给我很大的启示,不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资本,对中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好、开发好,对比较差的甚至有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可在治理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利用,也可以成为生态环境资本,用好了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是,我将一年前提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资本”中“良好的”三个字去掉,进一步提出经营生态环境的新创意。

2000年7月10日,我在向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省建议,省里多位主要负责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

2001年10月17日,我到石台县深山区新中村调研,村委会主任尤元亢在汇报工作时讲,发展农村经济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二是搞好生态环境资本运营。我问他怎么知道这些新知识,他说看到2001年10月8日我在《安徽日报》发表的文章,村两委讨论了一天,才提出这个新的发展思路。我听了很受感动。山区老百姓都能接受循环经济,生态环境资本运营,何况在城市呢?这坚定了我推行循环经济的决心。

2003年11月19日,我在全省自然生态保护会议上提出,把自然界生态良性循环的规律引入到整个经济运行的大系统,社会运行的大系统,按生态良性循环的规律来调整思路,组织指导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这是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

2003年10月13日,省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安徽生态省建设专家论证会上,我提出,建设生态省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国家环保总局为我国环保事业、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模式,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省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如何把循环经济原理渗透到生态省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我认为就是要渗透到生态省建设的六大体系中。

1、生态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省的突破口。

2、资源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充分运用减量化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

3、环境承载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治污染,并朝零排放的目标努力。

4、城乡建设体系。2003年8月14日我在全国小城镇建设会议上提出,循环经济是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思想,总体思路可概括为: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强化三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搞好五项设计。这个思路基本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贯彻城乡统筹的思想。

5、生态文化体系。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省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生态省建设保持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6、能力建设体系。2000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我提出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七个方面:决策管理问题、经济模式问题、宣传教育问题、人才培训问题、指标体系问题、依法行政问题、投入机制问题。坚持这样做,生态省建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4年11月18日,在我孙女儿出生100天的全家聚会上,当我谈到循环经济时,我的小外孙、一个6岁9个月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说,“循”字左边两个“人”,右边是个“盾”,是保护的意思,最重要的是“环”字,连在一起是“大家来保护”。他紧接着说,“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的经济。”大人们听了这句话都认为讲得好,这句话虽然是脱口而出,却对循环经济非常简练、非常朴实、非常到位的表述。这说明循环经济并不神秘,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不能把循环经济只局限在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上,而应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这是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循环经济。

2005年9月中旬,我到新疆昆仑山脚下和田地区考察,新疆建设兵团的负责同志要我也给兵团的同志讲讲循环经济。在沙漠戈壁滩怎么推行循环经济呢?一般人只看到沙漠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看到它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那就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没有污染,只要有点水,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特别好。他们2004年2月从山东引种的冬枣,2005年9月挂果,品尝起来又脆又甜又鲜。我提出,在沙漠戈壁滩推行循环经济就要遵循钱学森教授提出的“沙产业”理论,运用经营生态环境的思想,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路子去实施,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011年12月7日,国家行政学院邀请我为西藏、青海班作循环经济报告。而西藏我没有去过,讲什么呢?经思考后我讲了四个问题。

1、要不要发展循环经济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屋脊,是地球上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一块地方,青海的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水塔,西藏气候的多变性、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生物的多样性决定其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宝地,其他地方无以取代。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严格保护这一人间圣地的神秘性,人类生存发展的宝库,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服务的功能尤为重要,弄不好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能不能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

我首先肯定了西藏、青海发展循环经济已做的工作和成效。并用“循环经济要本土化”、“在发展循环经济面前,中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思想来说明在西藏、青海发展循环经济是大有可为的。

3、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我联系西藏、青海的实际,着重介绍用“四个入手”、“一个机遇”、“九大产业”(后面有具体介绍)的思路来发展循环经济。

4、提高资源产出率,深入推进循环经济。

在西藏、青海要突出“提高资源能源产出率,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思想,创造出适合青藏高原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和路子,不仅为西藏、青海人民造福,而且对全国、全世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启发和推动作用。

西藏、青海班的同志听了报告后,认为对他们有启发。

2012年3月20日,我应邀在甘肃省主要干部研讨班作报告时提出,甘肃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大突破,大创新。

甘肃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周边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后认为,甘肃要赶上西北各省区发展的步伐,还是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要把甘肃省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2012年3月下旬,我到甘肃省嘉峪关市考察,他们用10年时间,在戈壁滩上建成一个优美的生态型城市。酒泉市所辖的一个哈萨克族自治县,通过十年努力,在戈壁滩上建起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县城。

这些典型充分表明,经营生态环境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创意创新之路。

2004年11月22日,我在“生态安徽”博士论坛上的开幕词中讲,十六大关于全面小康的目标是四条,前三条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四条虽然没有明确讲生态文明,但实际上是讲生态文明。当然,我们的提法要和党中央、十六大的精神保持一致。但要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这四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不能分割。因此,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中,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支撑条件,又是制约因素。把这个关系讲清了、弄清了,就为建设生态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着力解决亟需的实际问题

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努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习总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对推行循环经济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我长期在基层工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关注和从事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工作,由于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始终坚持立足从解决实际问题来研究理论。

我们注重广泛宣传,在安徽和全国各地就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作了650多场报告,东边讲到上海崇明岛,西边讲到昆仑山脚下和田,南边讲到海南三亚南山文化园,北边讲到黑龙江满洲里。深入基层调研200多次,在近60个方面开展了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本文列举的部分课题均有系统阐述的文章,限于篇幅,只讲提纲。后经反复讨论,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1999年我到绩溪县调研,2000年到池州调研,2001年到阜阳市调研,发现基层有些典型符合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按循环经济原理,帮助总结这些典型,在省内外广泛宣传这些典型,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03年6月16-17日,我和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省环保局的负责同志到铜陵市调研、宣传、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下去之前就想,到基层、到厂矿企业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来宣传循环经济,让大家容易接受。为此我概括了四句话:(1)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就是要解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效果;(2)循环经济是致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和地球上有限资源的矛盾;(3)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单向的线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转向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4)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基层的同志认为这四句话容易理解,对提高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用。

2003年11月30日,我将循环经济概括为“四个更”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当时,我征求了一些同志的意见,大家表示赞同。因为经济工作如果达到“四个更”就比较理想,所以,这“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在基层企业和广大农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说,“四个更”的提法简洁明了,抓住了关键,好记忆、好操作、好对照、好改进

尽管“四个更”的提法与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不一样,但1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按这个思路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个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是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盲目扩展,而是破解“转型”与“加快”的矛盾在“转型”中“加快”,在“加快”中“转型”的有效基本路径

1.“四个更”是从推行循环经济的大量典型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2.“四个更”符合基层广大干群的愿望,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得到大家的赞同。

3.“四个更”符合人的认识和实践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有一个不断深化,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很难一步达到“最”。

4.绿色就业是国际上推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或首要目标。我们从2003年提出“四个更”以后,一直坚持把推进创业就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我们从年初开始,对全省16个市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于8月底召开“壮大循环经济  推进创业就业论坛”,并出版了文集。

5.“四个更”涵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资源、环境、生态、就业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操作性强,可以调动各个方面参与推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收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6.我在全国各地,每到一个新地方,无论城市、农村,工业、农业,考察调研或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时,只要符合“四个更”的原则,符合“安全、优质、健康、环保、节约、高效”的要求,也就符合循环经济的原理。

2004年3月,安徽省发改委一位从美国考察环保的同志回国后谈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华裔教授讲,国内介绍循环经济时讲“3R”,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感到“3R”原则在实践中已不够用了,又提出第四个“R”——“再思考”(Rethink)的原则。

当然,“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与“再思考”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前“3R”原则属于物质技术层面,“再思考”原则属于哲学思想层面。它们虽不处在同一个层面,但“再思考”原则符合习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永无止境”的思想,符合毛主席《实践论》一文的结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同时,“再思考”原则对更好地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有着重要作用。

毛主席关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军事思想,对推行循环经济也很有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不否定别人的东西,营造一个宽容、包容的环境。当然,我们自己也不是无原则地乱干,而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检验标准就是“四个更”的原则。

2006年6月26日,我在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提出,循环经济研究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全民创业服务”。

省委原书记卢荣景指出,实际问题太多,不能泛泛而谈,要集中力量,注重解决亟需的实际问题

2009年8月28日,在“壮大循环经济  推进创业就业”论坛上,卢书记指出,季昆森同志对循环经济提出“四个更”,循环经济要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多的劳动就业,很有实际意义。

省人大原主任孟富林说,昆森同志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了“五个服务”,即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全民创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他们绝不是单纯地从理论方面搞些调查,而是突出强调服务,特别是为经济工作服务。当然不单是循环经济研究会本身,也包括循环经济研究会成员单位都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

1998年7月15日,我提出“安徽要注重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到农业上,就是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安全食品并提出了系统的对策:

1、实行整体推动。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不能只停留在村、乡镇一级,必须在全县范围内推动。

2建立八大体系。即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市场信息体系、配套服务体系、流通销售体系、法律监督体系。

3强化五项保障措施。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深化宣传,形成共识;办好龙头,产销衔接;搞活机制,加大投入;强化监督,诚信经营。

4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提供真正符合标准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二是实行优质优价,维护生产者利益;三是有利于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使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能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2004年4月29日,在黄山市建设生态市报告会上,我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4R”原则运用到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

2005年1月5日、7月30日,《农民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撰写的《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一文。这是中央新闻媒体最早发表的系统阐述循环农业的文章。北京一些循环经济专家见报后,建议安徽要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多做工作。

中共中央〔2006〕1号文件专写第10条“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采纳了我提出的贯彻“减量化”原则要推行“九节一减”(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煤、节粮,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的前七节。中共中央2007、2008、2010、2012年四个1号文件又强调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2006年元月上旬,我在霍山县调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1)生产前的服务,要按照各地农村不同特点和发展循环农业对策的分析研究,做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策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良种良法的优选,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环境友好投入品(肥料、药物、饲料等)的选购和创新。(2)生产中的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种养加水平,优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3)生产后的服务,发展农村物流、冷链物流,优化品牌,拓宽渠道,搞好市场营销。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循环农业的重要保障。

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应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培育与新农村建设关联大的金融、保险、信息和中介服务,还要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生活的需求出发,来拓展服务范围,搞好农村的物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我提出,这是“第一产业的第三产业化”。是对德国魏伯乐在《四倍跃进》一书中提出的“服务经济的核心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的突破,也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的突破。

2010年,国家发改委委托安徽省循研会、循研院代拟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见,并要求搞几个模式全国通用。我们通过对大量典型实例的分析研究后发现,随着形势的发展、市场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也要随之不断调整优化提升

2011年,我将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概括为民生之本、生态之根、健康之源

2013年5月上旬,我在休宁县调研时,根据长期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首次提出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它不仅是种养业的循环,而应做到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各产业各自的循环有效益,但由于自身循环有局限性,有些问题无法解决,必须在更大范围内,打破产业、学科之间相互分割的障碍,形成多产业的相互循环,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各产业在市场变化中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应对风险能力强的优势。因此,各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大循环,不是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可以起到相互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





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综合性方案。一是“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二是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九大功能、十大效应。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治本之策。它突出了生态环保、突出了污染防治、突出了绿色有机、突出了健康安全、突出了节约高效、突出了民生之本。

九大功能是: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

十大效应是:不断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

我们从实践中体悟到,在一个县、一个乡镇村、一个农业示范园区内,推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首先必须弄清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种类、数量,提出逐年递减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的目标与举措,提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减少面源污染的目标与办法,制定优惠政策,进行规划设计、前后关联、物料互用、平衡配套、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研究市场、优化结构、创新驱动、联合发展

2014年3月9日,习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听了黄山市多维生物集团董事长陈光辉代表汇报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情况,非常高兴地说,这种模式值得好好总结,逐步推广

2014年9月12日,李克强总理将我撰写的关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与“提高资源产出率”两篇文章批示到国家发改委研究。国家发改委与农业部已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安徽阜阳市召开全国首次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进行贯彻。

2014年11月28日,汪洋同志作重要批示:“昆森同志长期致力于循环经济研究,颇有建树,其提出的‘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观点,富有建设性。

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十三届一次省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为重点,加快农业示范园区转型升级。”在安徽,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正从循环农业典型企业向区域性推广。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对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在理论和实践上基本形成一个体系。

2003年10月24日,安徽省水利学会、水保学会、城建学会、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举办“自然科学论坛”,邀请我作《循环经济与科学治水》报告。前一天晚上,我经过一番思考,从“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个问题入手,以往,人们把这四个问题割裂开来研究,各管各的,各治各的。我运用循环经济原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水多”,即洪水,过去叫它“洪魔”。我们要把“洪魔”变为水资源;“水少”,即干旱。根本出路是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又能起到治污的效果;“水脏”即水污染。危害很大,治理难度也很大;“水浑”,即水土流失。流的不仅是土,水也随之流掉。

我首先将“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个问题分别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然后又将这四个方面整合起来,画了一张整体联动的科学治水循环图(如下图)。并阐述了这四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治理的举措。与会者认为这个报告有创意,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2006年11月5日,中国水利学会在合肥召开年会,邀请我在大会上也作此报告。

 在国际上,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小循环,即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厂内循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肯定会存在厂内无法消化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于是需要从厂外去组织物料循环。二是中循环,即生态工业园区是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原则,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三是大循环,即社会层面,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循环。

2005年,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多份文件中,都强调各类开发区应成为推行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我经过两年多时间在省内外调研,对国内外在园区推行循环经济的做法,特别是对安徽各类园区推行循环经济的做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总结,概括了十个方面:1、从解决采矿过程中难以利用的副产品入手,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2、从开发利用工业废弃物入手,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3、从治理污染入手,把治理污染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4、从核心资源入手,对产业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行循环经济;5、把循环经济当作产业来办;6、从高消耗高污染的城市老工业区的整体改造、优化提升入手,建设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7、综合性开发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8、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9、虚拟园区发展循环经济;10、农业循环经济园区。

在各类开发区(园区)推行循环经济,难度最大的是综合性开发区。丹麦卡伦堡园区只有19个单位,而中国的综合性开发区非常庞大,一般有几百家企业,甚至超千家,情况非常复杂。我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深入思考,于2005年7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首先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办法,然后采取集零为整、集小胜为大胜的办法。具体做法是:1、在一个园区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也都能以“节能降耗低本治污,再生就业发展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行循环经济;2、对几个相近或可以连成循环链的企业,组成能流、物流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3、对若干个小循环之间进行连通,形成整个园区的循环;4、对园区内不能组成循环链的空档部分,按生态补链原则选择项目,招商选资,促使园区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链;5、对整个园区乃至园区内每个企业的能源、物资、水的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值对能耗、物耗、水耗的降低率,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6、对园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污染源不能再利用、再循环的,要建设集中治污的设施,既可降低治污成本,又可提高治污效果;7、对危险废弃物在一个园区内无法治理的,可在园区外更大范围寻求集中治理的办法。

十九大以,省循研院、循研会积极参与三大攻坚战。我们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在这三个方面做的大量工作,还围绕三大攻坚战,确定了几项重要工作。首先是省循研会、循研院自身并发动会员单位继续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工作。同时,还积极做好三大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广高效有益微生物和仿生携氧创新技术,治理养殖业废弃物污染环境,治理黑臭水体的难题,治理水产养殖的水环境,大幅提升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二是推动乳化沥青路面全再生回收利用创新技术;三是大力宣传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创新技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突破性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007年以来,省循研会每年都要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单位举办一次具有较大影响的节能减排活动。2007年9月,在全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月”期间,主办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专题研讨会。2008年11月,与省人大城建环资工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环保局、省贸促会、芜湖市政府,联合举办了“2008安徽循环经济成果展暨节能减排新技术与设备展览会”。2009年10月,与省发改委共同召开了“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研讨会。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安徽日报》用一个整版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2010年5月,又与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共同召开了“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会后编辑了40万字的《文集》。2012年上半年,协助省行管局,指导在全省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2012年8月,省循研会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并作《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的主题演讲。2013年7月,与中国低碳经济促进会、淮南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开展“中国低碳循环经济院士专家淮南行”活动。近几年,围绕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活动。

2007年11月19日,我在合肥市一次循环经济论证会上提出,既要积极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又要和发达地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研究国际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新动态,创造条件,积极创办节能洁净、高端高效的产业和项目。2010年9月16日,在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调研产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平行转移的观点,这是我多年来经过反复思考提出来的。首先要突破梯度转移这个习惯思维方式,把梯度转移与平行转移结合起来。

彭寿同志主持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经过多年刻苦攻关,终于创新制造出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碲化镉玻璃三大发明,在国际上可以说是平行转移的成功典范。

多年来,我们在金寨县、绩溪县、岳西县、临泉县、阜南县、石台县、休宁县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调研时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走出依靠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阜南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又是全国唯一的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县。2004年11月26日,我到阜南县调研科协系统抓的科技兴农典型,发现不少典型基本符合循环经济原理。2005年12月3日,阜南县委、县政府邀请我作循环经济报告,县里设主会场,各乡镇设分会场,电视、广播直播,全县有2万多人听报告。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负责同志到阜南县调研循环经济,称赞有“三个没想到”。我们一直把阜南县作为联系、帮助、指导的重点。2016年,我与阜南县的同志一道,把该县广大群众长期推行循环经济与脱贫攻坚的实践,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阜南县正因为穷才搞循环经济”的深刻认识及省循研会、循研院长期帮助指导的实践,总结写成《发展循环经济  开创脱贫攻坚新路》一文。2016年9月,汪洋、李锦斌、李国英三位领导对这篇文章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扶贫办将此文专门编发了一期简报,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阜南县委县政府在看到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后,更加积极主动的采取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一系列项目、措施和办法。

2017年,我们又对石台、岳西、金寨三个国家级山区贫困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省循研会的一些会员单位、基层一些循环经济典型企业也积极主动参与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8年,中组部组织二局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今年在全国举办四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16个省区与新疆建设兵团),我应邀在第一期(5月5日-9日,阜阳)、第四期(7月20日-24日,苏州)均作首场报告,并向大学生村官赠送《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系列科普纪录片(共四集)。

提出协同发展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经济的思路。

2010年1月5日,省人大原主任孟富林要我给省人大工作研究会省级老同志讲讲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与环境经济的关系。根据钱学森教授的“大跨度联系”思想,我将上述五个经济的关系归纳为三个要点:

(1)这五个经济都属于绿色经济,只不过是绿色的程度不同,有的是浅绿色,有的是中绿色,有的是深绿色。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末端治理是浅绿色,在源头采取根治的办法是深绿色,循环经济就属于深绿色。

(2)这五个经济有的具有可操作性,有的缺乏可操作性,而循环经济已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原则、思路和操作方法。

(3)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循环经济的原则、思路和操作方法基本上适用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弄清这五个经济的关系,可避免形成“各讲各的道理,相互分割”的局面,更好地整合目标、集中力量,加大实施力度,形成整体优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环经济要本土化

早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冼星海在法国的恩师杜卡斯教授对冼星海和他的同学说,音乐艺术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才有生命力。

2005年6月我提出,循环经济要本土化,只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才有生命力。中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同发达国家不一样,从国内讲,地域差别、产业差别、行业差别、企业差别都很大,很难找到现成的框框去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人家在一两百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在几十年内都出现了,在资源环境方面欠的债更多、更复杂,治理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和“4R”原则去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和难题。

循环经济是从传统的线性经济转向闭环流动型经济,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要实现完全的闭环流动,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逼进的过程,需要解决链接技术、装备、体制、机制、法制、政策、投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从总体上讲,而在具体实践中,并非一定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实施。就是实现了完全闭环流动以后,需要我们灵活运用4R原则,进行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但不能为认识上的分歧辩来辩去,以至错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宝贵时间和大好机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

2004年12月,我到北京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位部委负责同志对我说,循环经济是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搞起来的,在中国东部省市发展循环经济还可以,你在安徽中部省份推行循环经济很不容易。

事后我想,我们引进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而这两对矛盾不仅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在中国不仅东部沿海地区有,中、西部地区也有。

2005年7月20日,我应邀在青海省作循环经济报告时提出,在发展循环经济面前,中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青海的同志认为,这个观点很有用,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片面认识。

实践表明,西部地区的一些省、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高、举措实、成效好。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展示了中国的成就、中国的智慧。

2007年,我在阜阳市调研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也要优化提升。基层的同志说,这个提法好。

安徽不少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还能应对风险危机,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还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3年8月6日,我在安徽省青年创业者协会作报告时说,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四个更”的原则,有利于增强我们观察、分析、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在经济工作中坚持“红线”、“底线”的思想。在推进创业就业工作中,要把握的“红线”是,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即实现“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愿景。要把握的“底线”是,一不要亏损,二不要失业,即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多劳动就业”的愿景。突破了“红线”、“底线”,就不符合“四个更”的要求。因此,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的经济,就是造福群众的经济,就是自主创新的经济,就是科学发展的经济,还是随着市场变化按“四个更”的原则进行自我调节的经济

习总书记指出,过去常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现在加上两条,就是资源短缺、生态脆弱。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全面告急,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不改不行了

2016年8月22日,习总书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视察时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9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青海察尔汗湖从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以来现在1个察尔汗湖变成6个察尔汗湖,资源产出率从整体上提高了6倍。

2011年,我通过调查研究和反复思考,对如何提高资源产出率,用大量典型实例阐述了八个关系:1.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生产率;2.资源利用率与资源产出率;3.资源产出率与资源产出倍增;4.资源产出率与实现“四个更”的愿景;5.单位产品能耗物耗与单位能耗物耗的资源产出率;6.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循环发展;7.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发挥人自身智慧、潜能;8.指标与指挥棒。

2012年3月,省循研会、循研院经集体研究,适时提出了从“提高资源产出率”提升到“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

我们针对工业、农业等不同行业如何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可操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理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围绕“四个提高”深入探索:1.提高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土地、水、森林、粮食等);2.提高废弃物变废为宝后资源循环利用产出率;3.提高污染物化害为利后资源再生利用产出率;4.提高人自身资源产出率:智慧、潜能、技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技的进步、团队的合力、人醒悟的程度

多年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大力推动这项工作,出版了《提高资源产出率——来自安徽的循环经济实践》、《绿色转型突破口  提高资源产出率——宁国市发展循环经济报告》两部专著;帮助指导宁国市开展提高提高资源产出率创建活动。制定了宁国市开展创建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和全省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先进单位评比活动两个指标体系;2012年12月5日,省政府批准宁国市为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2014年,我们又将宁国市的经验扩大到界首市、阜南县,推进区域性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创建活动

多位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提高资源产出率工作,他们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应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还指出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大有可为,值得深入研究,联系产业实际,认知规律,完善制度和政策建议,并用先进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从源头提升我国经济绩效、质量和水平。”

2005年,界首市建立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组织多方面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破解炼铅污染难题,把一个濒临灭绝的行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举成为制定全国同行业标准的单位。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与2006年相比,2016年界首市田营铅循环经济工业园同等物质量产值提高6.9倍,同等物质量税收提高8.8倍。我们从2005年元月以来,一直关心、帮助界首市发展循环经济、破解难题,并在省内外广泛宣传界首的经验,推动了固废再生利用事业的发展。

宿州市安特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从降低生产成本入手推行循环经济,先后建设9个厌氧发酵罐共43000m3,将酒精糟液用于制沼气,供生产用能源,酒精生产从吨酒吨煤降低到吨酒0.16吨煤,只有原来的1/6能耗,还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阜阳市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建安全优质饲料厂,实行现代化层叠式养殖蛋鸡,鸡蛋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比笼养鸡蛋产出率提高了6倍。年收购小麦秸秆2万吨,鸡粪含氮量比牛粪高,将秸秆和鸡粪经微生物发酵后作培养基,实行工厂化立体栽培双孢菇,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比传统季节性种植双孢菇单产提高了12倍,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秸秆利用率提高了3倍,日产双孢菇10吨,将鸡粪和菌渣生产优质有机肥。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8400万元,纯利润2200万元,2018年力争产值突破亿元。董事长薛利说,农业搞好了,完全可以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产出高效”的目标。

安徽省立腾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小麦秸秆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降解木质素,分解纤维,合成蛋白质,使小麦秸秆蛋白含量从1.8%增加到5.4%,提高了3倍。牛羊吃后容易吸收与转化,营养价值高,粪便无臭味,有利于环境保护。现组织专家继续攻关,可进一步提高蛋白含量。

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已脱帽)大歇村书记汪品峰说,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对山区特别有用,因为山区资源多,提升资源产出率的潜力大。

2005年3月,在铜陵市的一次专家论证会上,有位专家对我说,循环经济是个好理论,但要运用到实践中却很难。我回答说,我经过几年的实践、调研和思考,总结提出了“四个入手”

1.2003年10月18日,时任安徽省长王金山邀请我在省政府学习会上作循环经济报告,省长亲自主持,我在报告中提出,从污染治理入手,把污染治理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变单纯的赔钱为既要花钱又要赚钱。报告结束后,省长又亲自提出贯彻意见。

2.2004年2月13日,时任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成林邀请我,给省委组织部干部作循环经济报告时提出,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入手,突出减量化原则,在“节省”二字上下苦功夫,从省中求好,省中求快,省中求多,实现多快好省的辩证统一

3.2000年2月到2001年4月,我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思考后提出,生态环境是重要资本,从生态修复入手,变单纯的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与提升。

4.2004年4月29日,我在黄山市建设生态市动员大会上提出,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入手,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一个机遇:2004年11月11日,我在宁国市召开的“县域经济论坛”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催生、发展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

“九大产业”是:开始提出环境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节能降耗产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健康产业、服务经济六大产业后来增加创意经济、低碳经济、甲醇经济为九大产业。

环境产业不同于一般的环保产业,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面向末端污染控制的产业,二是面向洁净生产技术的产业,三是面向绿色洁净产品的产业,四是面向生态环境功能服务的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2006年8月7日,在长三角循环经济博士科技论坛上,由东北大学陆钟武院士、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和我三个人作主题报告。中午休息时,诸教授对我说,你上午的报告有两块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一是经营生态环境,二是你概括的“四个入手、一个机遇、六大产业”,国内还没有人这么概括,概括的很准确。

2006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文章《循环经济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在宣传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深切感到“四个入手”、 “一个机遇”、“九大产业”适应面广,操作性强,对全国各地都适用。按这个路子去实施,可以调动各个方面参与推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达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收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多年来,我们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中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一来源于实践;二来源于群众;三来源于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四来源于对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研究和运用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最初提出宇宙飞船理论即循环经济,就是创新的产物。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万豪敦说,“循环经济革命将会令全球经济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500年以后,当人们回首过去时,会把它视为与哥白尼的发现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革命”。

在研究、宣传、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在循环经济的创新过程中,对其原理与应用的叙述要力求简化。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定理的叙述越简单,归纳的现象越广泛,这个科学定理也就越重要,越有价值。”

2005年4月,宁波市请我作循环经济报告,报告后宁波的同志问我,在工业领域推行循环经济能否用几句简洁的话来表述。我从工业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要突出以节能降耗低本治污,再生就业发展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汽车行业,另加“安全、舒适”;对石化行业要另加“安全、深用”;对煤炭行业则另加“安全、回采”。建筑业推行循环经济要做到“节能省地治污,健康安全舒适”。

提出“融合三个经济,提升三个效益”的思路。

2004年,我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一位MBA研究生,以《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为题作毕业论文,这位研究生研读了几十本相关的书籍,在网上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中英文资料,找不到同类题目的论述,但经过艰苦努力,她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2006年2月28日《经济日报》发展了这篇论文的摘要。

通过对安徽省许多工业、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的分析研究,我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这些典型的成功不单纯是推行循环经济的结果,而是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的作用。2006年8月29日,我在临泉县调研时提出,融合循环、创意、服务三个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欧中经贸》、《安徽日报》等都刊登了我撰写的《融合三个经济  提升三个效益》一文。多年来,安徽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石台天方集团董事长郑孝和发挥石台县山区生态环境好,茶叶资源多、品质优的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制作高档有机绿色名优绿茶。建成有机茶园5000亩,“雾里青”茶园2000多亩,绿色茶园3万亩。在黄山市、安庆潜山县开辟8000亩绿茶、红茶、黑茶基地。在全国各地发展了100多家经销商。制作的工艺黑茶砖,在杭州国际茶博会上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天方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如何把深山区生产的名优茶推向市场?他们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出发,不断提出新创意。

(1)突出石台县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的资源优势,开发富硒名优茶。这一创意带动了全县开发多种富硒农林土特产品,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2)郑孝和抓住瑞典“哥德堡号”远洋商船从沉没到重建的史实为创意,开发出“雾里青”高档有机绿茶。2006年,瑞典重造的“哥德堡号”踏上复航中国之旅,他把特制的100坛(500克装)“雾里青”高级绿茶赠送给“哥德堡号”。扩大了“雾里青”茶和天方集团在国内外的影响,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3)2008年奥运会期间,天方集团雇用人力肩挑天方富硒名优茶,从安徽步行到北京,一路走一路宣传,花钱少、效果好。2010年世博会期间,天方集团又争取成为特殊供应商,天方富硒名优茶为世博会专供商品。

(4)2013年,天方集团在全国率先开发“一亩茶山”认领活动,让外地客户亲自体验采摘、制作自家茶园的茶叶。接着又创办茶庄园,使山区人气更旺,带动了旅游业,扩大了招商引资。

(5)抓住高山移民搬迁的机遇,2010年,在全国率先注册“慢庄”,把群众在高山的古民居购置下来。2013年建成“慢庄”,让游客体验“慢生活”的乐趣。吸引更多城里人到石台休闲观光、品尝购买名优茶和安全优质土特产。

在茶叶的种植、管理、加工制作和营销等各环节,为当地茶农与外来认领茶园的客户和各地经销商提供优质配套服务。贵州省毕节市新开发数万亩茶园,请天方集团帮助制作绿茶、红茶、黑茶,并帮助销售茶叶。可以说,天方集团是融合循环、创意、服务三个经济,提升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是带动山区农民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增加收入的成功典型。

2009年3月,我进一步总结提出,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原则,以创意经济为引擎,以服务经济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效果更为显著。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循研会副会长、黄山市多维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辉长期深入山区探索实践,用14年时间进行农业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子的研究,申请获得11项新型农业模式专利、9个国家级项目和荣誉、3项著作权。其中,利用发明的“多维生物组合技术”使茶园综合效益较传统模式提高了3-5倍,具体做法:(1)治理了水土流失,因为茶园大多在斜坡上,林下种植明日叶或救心草,与上面的木瓜、桂花、茶树等组合成良好人工生态系统,减少径流发生,多种植被叠加起来的覆盖率达到130%以上。(2)提高茶叶香气和品质,利用茶叶吸附性,种植的木瓜果香、桂花花香、明日叶野菜香使茶叶产生复合香型,利用乔灌草为茶树适度遮阴30-40%,创造良好的宜茶小环境、小气候,使茶叶茶多酚含量高达27.31%。(3)反复运用生物界相生相克、相得益彰的原理,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既防治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农民不用年年耕地播种的明日叶或救心草,它们多年生且能抑制杂草生长,不使用除草剂;林下种植除虫菊驱虫杀虫,种植大花朵白花木槿吸引大量蜂类蚁类,是茶树20多种虫害天敌;利用乔灌草引虫驱虫杀虫吃虫,结合中草药防治,不使用农药。将深加工产生的大量木瓜渣及废弃绿叶免费给猪场养猪,猪场将发酵后的沼液猪粪有机肥免费给茶农,让种养业成本双降,不使用化肥。(4)扩大了劳动就业,原来茶叶鲜叶摘加工期只有1一2个月,现在多种花叶果实采收加工达到8个多月。(5)提高了土地资源产出率,原来一亩茶园产名优茶5-10斤、大路茶200一300斤,现在新型立体茶园还可以产木瓜3000一5000斤,鲜桂花8一10斤,救心草1000多斤或明日叶600斤,木槿鲜花蔬菜400多斤,还有除虫菊等。(6)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原来一亩茶园亩收入平均2000元—3000元,现在多种花叶果实的亩收入可以达到万元以上。(7)综合效益明显:通过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产业模式,颠覆了几十年传统单一、简单的立体种养模式,构建茶园多物种生物群落、多项农林产品收入,产品有机健康安全,生态化种植,多种植物花叶果实让山区变得美丽和富饶。还可以通过新型茶园模式举一反三,为今后大面积山区油茶、山坞田、各种果园创新改造起到良好示范效果,探索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适合山区农民精准脱贫、实现小康的新路子。

因成效突出,“多维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60个发展循环经济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还被国家发改委推荐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作主题发言,进行技术交流。

省循研会副会长、科鑫养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陶立研究员,1986年从安徽农学院到太湖县寺前镇花凉亭库区驻村开展科技扶贫,借鉴日本农协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做法,帮助农民科学养猪。以往,当地农民穷得叮当响,开展科学养猪两年,几千元户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万元户。还成立花凉亭科学养猪专业技术经济协会。一千多户贫困农民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协会。

陶立在大别山库区开展科技扶贫的做法和成效可以概括为:选准项目+优势技术+循环经济+全程服务+创新驱动+组织群众+用好政策。这个路子对今天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借鉴意义。

现在长丰县吴山镇创办的科鑫养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有三大亮点,一是从1993年起,把全省各地濒临灭绝的淮猪收集回来,作为优质地方生猪良种保护起来。“十五”和“十一五”他担任国家“863”计划“优质瘦肉猪选育”课题组组长,培育成优质瘦肉猪新品系和配套系,通过遗传因素保留了土猪、黑猪的风味,瘦肉率达62%,5个月长到180斤,饲料报酬高,产仔率高,一头母猪一窝可下18头小猪。二是猪尿与养猪场的污水用来作沼气的原料,猪粪制有机肥,把这些污染物全部变成发展循环农业、蚯蚓产业的宝贵资源。一个3万头的养猪场没有污水外流。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科鑫公司在全国生猪养殖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国家发改委信息》编发“安徽企业依靠循环经济破解生猪养殖难题”的简报,报中办、国办。三是2014年4月1日,陶立到江苏句容市赵亚夫教授长期蹲点的戴庄村考察有机水稻、有机农业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后立即流转1000多亩土地,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用沼液代替水溶肥,实施水肥一体化,发展有机优质水稻,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大米,并注册了“稻饭香”品牌。这是一个大突破。水稻收割后,接着种小麦,也不用化肥、农药,长势很好。科鑫的做法和经验已成为省内外各地来考察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示范基地。这个典型的经验还表明,根据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与需求协同发力,可以起到应对风险,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效果。

科鑫公司的经验还破解了生猪养殖业的四大问题:一是市场变化问题,二是地方优质猪种保种利用与产业开发问题,三是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问题,四是环境污染问题。

省循研会副会长单位—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在安徽坚持不懈,创业十年,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素分离”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将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逐级分离,分质利用,开创了生物质炼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北京“香山会议”上,两院院士们认为格义公司的技术路线,在全国属于首个突破。最近,世界著名投资咨询机构—沙利文授予中信格义“2018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卓越创新奖”。

中信格义首创的生化木素产品,在国内外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它不仅可作为高分子新材料在工业上加以多种应用外,还可制备高效系列有机肥料和土壤修复剂,在生态农业领域实现广泛的应用,为化肥减量、修复土壤、粮食安全和环境治理提供保障。

中信格义从秸秆中分离出生化木素产品:含植物源、全水溶有机碳36.21%,腐植酸49.4%,生物刺激素中仅羟基含量为30.09%(生物刺激素是构成腐植酸的主要成分),这些物质均是制备优质特种肥料和植物生长剂及土壤修复剂必不可少的原料,中信格义是国内外目前唯一可以生产以上“三合一”核心原料产品的企业。

土壤中的重金属均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这些小分子的金属离子极易被植物根系所吸收,而被植物所吸收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存在于植物的籽粒中,因此,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极大的。

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生化木素中富含大量的羟基、羧基、甲氧基和酚基等活性基团,极易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螯合发生团聚反应,由小分子离子状态转化为大分子聚合物,从而无法被植物根系所吸收。而通常土壤中种植层只有30cm,随着时间的延长,存留在种植层中的大分子重金属聚合物会沉降到种植层以下,因此,耕地、土壤也就安全了。

阜南县会龙镇长期种植辣椒7万亩,造成土壤酸化和板结,大量发生根节线虫病害,且无法得以有效解决。经使用中信格义富含生化木素的有机肥料后,破解了这一难题,仅5个月就使土壤的ph值从5.0变为6.92,成效显著。中信格义还在陕西泾阳、广西来宾、云南龙陵、江苏张家港及省内其他市县种植的多种农作物或动物饲料中使用生化木素产品,对重金属离子均取得良好的钝化效果。该公司这一创新成果突破了以往对秸秆利用所采用的办法,终于在科学高效利用秸秆的领域中走出了一条系列开发、深度利用、持续创新、应对风险、联合发展、高效利用、前景广阔之路。

五、提高政治站位

省委宣传部请专家评审,决定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为安徽省十大重点智库之一,社会组织仅此一家。省科协研究确定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为省直155个自然科学、交叉学科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唯一的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大家认为,省循研院、省循研会都被确定为重点智库,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既是机遇,更是压力。如何进一步做好智库工作,我们认为首先是要刻苦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紧跟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坚持每月一次集体政治学习。

十八大以来,已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67次,集体学习、讨论十九大报告17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2013年9月10日,我们集体学习习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还学习了栗战书同志2013年9月1—2日在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栗战书同志的讲话,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自觉性。省循研会、循研院作为社会组织,一直坚持每月集体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制度。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重点智库建设,做好省循研院、循研会工作的根本指导。

(二)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今后5年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按照省委宣传部对重点智库建设提出的“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的要求开展工作。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大家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开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工作的业务能力。

作为省级重点智库建设既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创新性、引领性,又要突出重点性、求实性、复制性、共赢性

遵照习总书记2016年4月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李锦斌书记在省十次党代会上的要求,我们决心在省级重点智库建设方面,闯出新路,走在前列

(三)多年来,我们一直迫切要求建立党组织,在省循研院、循研会工作的年轻同志也都积极要求入党,现已被正式批准成立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

(四)省循研会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出,要开展好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两个转变。

一是转变角色。在省循研会、循研院从事日常工作的已退休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干部,工作环境变了,要从以往工作的思维定势和方法中转变过来,探索和适应社会组织的特点、任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走好群众路线。省循研会、循研院是群众性社会组织,并不一定了解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群众的创造、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群众中的许多先进典型,基本上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具有说服力、生命力。

(五)开始我提出,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学习和总结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看到,大多数典型都是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为此,进一步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依靠群众”,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突破,必然带来行动上的自觉。

省循研会、循研院一直把培训发展熟悉循环经济的骨干队伍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在安徽已形成一大批研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家、工人、农民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骨干队伍。

省循研会常务理事、临泉县长官黄牛协会会长王守红,建立跨省养牛协会,自办网站。从2005年11月开始面向全国举办发展循环农业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有理论、有典型,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同志前来学习。他还与全国各地建立了50多家循环农业联合示范点,带动了6000多人的劳动就业。由于王守红做出的突出成绩,2005年他被评为“中国民间环保十大杰出人物”,2006年获“地球奖提名奖”,2007年获美国“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连续3年三进人民大会堂领奖。2007年,小学文化的农民王守红获奖前到南京接受专家组的考评,这是一场专家教授考农民的生动场面,考评通过后,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坤民饱含深情的说,今后中国的农业就该走这条路!

(六)省循研院的工作不是停留在纯理论研究上,而是坚持理论研究、广泛宣传、实际推动、思想工作四者并举。作为社会组织,最难的是实际推动,务求实效。多年来,省循研院、循研会联系、帮助、指导的典型有500多个,突出的有70多个

省循研会、循研院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近4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过重要指示或重要批示,50多位正省、部级领导同志作过重要指示或重要批示。

多年来,安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对省循研会、循研院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早在本世纪初,安徽许多老革命、老领导就对循环经济工作非常关心、非常支持。正是在各级各地各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省循研会、循研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六、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工作

习总书记强调,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

省循研会、循研院坚持走循环经济转型之路的思想,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我们要牢固树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循环经济在绿色创新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省循研会、循研院作为群众性社会组织,没有指令性硬任务,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家自我加压,自觉革命,自找苦吃。虽然工作人员少,自我安排的任务多、要求高、节奏快,而办公条件却很简陋,经费短缺,但大家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勤奋工作的精神。不叫苦、不退缩,双休日、节假日经常不休息,无论严冬酷暑还是节假日,坚持长年累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发展循环经济。2008年的正月初八、2009年的正月初九,省循研会、循研院成员就深入到农村搞调研。前几年,在省循研会、循研院工作的退休干部遵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规定,都正式提交辞去省循研会、循研院职务的报告,并多次在集体政治学习会上表明态度辞去省循研会的职务,虽然辞去了职务,但还继续坚持参加集体政治学习,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工作。

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资源环境严峻制约难题,以保护地球、造福人类,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永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走创新、开放、改革之路,追求共赢的效果。参悟透、领会好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利于澄清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片面认识、模糊认识,以增强信心、坚定做好循环经济工作的战略定力。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单项的经济工作任务,不是简单的综合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重要基础和有效实现形式,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重要途径。因此,坚持走循环经济转型之路,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全社会,从总体上、全局上、体系上来谋划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为建设美好安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环境标准发布公告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充电短板该补上了

大连管理咨询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建议书 |  绩效管理咨询 | 消防安全评估 | 应急预案 | 能评 | 集团管控 |企业战略规划 | 业务流程优化 |质量认证咨询 |IATF16949认证 |ISO9001认证内审员培训SC认证 |大连认证大连环境评价 |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丰满街15号  电话:0411-82440526 15524880576 邮箱:dlshengdi@163.com
版权所有:圣迪管理咨询(大连)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17014277号-1